引子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引子

“在30年内,我们将掌握创造出超越人类的新型智慧体所需要的技术。然后,人类将因此而迅速灭绝。”

————沃诺.文奇,1992年

————Vernor Vinge,1992

 “在50到100年内,一种新的生命形式即将出现。这种生命形式将是人工的,由人类的手设计产生。它们将繁殖,并进化成某种与最初形态完全不同的东西;在任何一种角度上说,它们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它们将会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进化……对人类和生态圈产生的影响将远远超过工业革命、核武器或环境污染。”

                  ——————杜耐.法默&阿莱塔.拜林,《人工生命:即将来临的进化》,1992年

                            ————Doyne Farmer & Alletta Belin,《Artificial Life:The Coming Evolution》,1992

 

 

 

 进化会不断加速。

 首先是一个漫长的起步过程。然后,更加复杂和完善的系统将出现,并且越来越快地出现。

 而进化史上的每一次这样的变革,都是以某个关键事件为标志,而这个关键事件通常是指的某个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物种的出现和繁荣。以这些关键事件为标志,可以把整个进化过程划分为一个个阶段,并且关键事件发生的周期却越来越短。相同的概念,也可以被应用于技术发展领域,即所谓的技术奇点(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

 最简单的原核细胞发展到具有细胞核的真核细胞,花费了20亿年。

 从真核细胞发展到多细胞生物,却只用了不到10亿年。

 从原始的多细胞生物出现到灵长类的出现,用了7亿年。

 从灵长类动物的出现到人类登上月球,只间隔1.5亿年左右。

 未来学家将这种变异周期不断缩短,进化与发展不断加速的现象称为变革加速(Accelerating.change)现象。

 而如果把技术进步也视为(人类)进化的一种形式的话,那么变革加速现象将变得更加明显。

 地球生命的历史从37亿年前地球表面那滩孕育出最初级生命形式的原始海洋开始,然后就一直生存并延续了下去。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不断改变形态和结构,不断演化、变异,逐渐成为与祖先完全不同的东西。而当人类发展出文明后,这些直立行走的灵长类动物在最近的250万年内对地球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地球生态系统在37亿年中出现过的任何生物——除了微生物。

 

 生物进化的本质是随机变异和自然选择,但和大多数人的想象不同,自然界中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进化”和“优胜劣汰”。

 确实,所谓“进化”和“优胜劣汰”是根本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适者生存”——能够存在下去的,就存在下去了。自然选择的大筛子随机晃动,没有哪种生物能够保证自己在明天是否还算是“有适应性的”。因此,在自然选择中,决定以个物种幸存与否的关键因素与其说是本身的能力,倒不如说是运气。

 地球经历过了5次毁灭性的生态崩溃,每一次这样的崩溃都消灭了95%以上的生物。而在每一次这种灾难中,微生物从来都是进化中的赢家。它们的微小和适应性,以及繁殖能力,使它们从来都不惧怕自然选择,只有庞大臃肿的多细胞生物才会那样脆弱。对于占据地球生态系统生物总质量60%以上的微生物来说,只要地球还存在,它们就不用担心自己的灭亡。微生物才是这个星球真正的主人,多细胞生物不过是寄生生物而已。

 对于必须依赖苛刻的环境和复杂的食物链才能生存的多细胞生物来说,面对随时可能发生剧变的外部环境(比如,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来说,靠随机变异和自然选择而生成能够适应新环境的亚种,实在太慢了,无法拯救一个物种。要想对抗这种带有突发性和随机性的环境变化,需要的是一种东西。

 一种能够快速适应环境变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派上用场的特性。

 更高的智力,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是在随机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唯一比运气更值得信赖的因素。

 人类的兴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凭借更高的智力,这种灵长类动物在250万年里成就的一切,远远超越之前任何一种历史悠久的生物。

 智力产生文明,而文明本身也会遵循与生物进化相似的规律和模式。

 无目的,非线性,随机变异,自然选择。

 并且和生物进化一样,具有自我加速的特性。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文明本身就是地球生态系统进化的产物,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一种新的生命形式。

 

 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形式是一种偶然诞生的,具有自我维持和自我复制能力的简陋分子机械。它们在40亿年前的原始海洋中诞生。那片海洋是一片充斥着各种有机物分子的原始有机汤。随机结构的有机分子在原始海洋中以天文数字随机出现和随机消亡,其中一小部分,偶然具有了被称为“结构”和“功能”的东西。当然,这些“结构”和“功能”本身也是随机的,绝大多数都没有任何意义。这些分子最终的结局当然是重新归于混沌,尘归尘,土归土。但其中有一部分却似乎并不甘于屈服于混沌与随机。这些有机分子和它们的同类相比更加庞大,更加复杂,也更加完善,并且能够从周围获取物质和能量以实现自我复制。

 这就是地球生命的雏形,一种自然界中偶然生成然后偶然幸存下来的碳基分子机械。一切从此开始。

 

 无疑,它们是粗糙的和简陋的,甚至比后世绝大多数病毒都要简单得多。但在这些天文数字的个体中,有极少极少的一部分,在偶然的自我复制中偶然地具备了更强的自我复制能力,而这极少极少一部分中,又有更少更少的一部分纯粹是出于偶然,一直生存和延续了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醉熏熏的上帝一边痛饮威士忌一边不停丢骰子,自然选择的大筛子不停晃动,筛选出一代接一代功能更加完善的个体。最终,筛选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生命。

 

 经过5亿年的自然选择,一些因为偶然而拥有了更加完善的代谢机能,从在自然选择中始终幸存下来的有机大分子发展出了能够稳定代谢和复制的有效结构,它们拥有可以有效保护DNA分子细胞膜。而这些就是最简单的原核细胞,后世一切生命的祖先。这段时期是所有地球生命进化历程中最长的一段时期——整个地球生命进化历史的一半以上。

 

 20亿年后,出现真核细胞,即拥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它们拥有更加复杂的结构,并且其体内常常共生有其他细胞担当特定功能的器官。其中最典型也最重要的就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将阳光中的能量蓄积于碳水化合物中,而线粒体则将这些碳水化合物中的能量转化成细胞可以利用的ATP分子,从而使细胞可以拥有更强的行动力和更复杂的机能。这为后世多细胞生物的诞生与繁荣打下了基础。

 

 10亿年后,多细胞生物遍布地球。物种以大爆发的形式大量涌现。

 

 6亿年后,胎生哺乳动物出现。

 

 1亿年后,一部分灵长类动物变异出了更发达的大脑,这就是最早的猿类。

 

 2000万年后,猿类中出现了可以直立行走的亚种。

 

 200万年后,一些能够直立行走的猿类开始学会使用敲打过的石头作为工具和武器。这些猿猴被称为能人。

 

 100万年后,能人的后代,拥有更发达大脑的直立人学会使用火。直立人已可被称为人类。

 

 80万年后,人类发明了装有木质长柄的矛和火炉。

 

 50万年后,一种被称为智人的人类亚种开始能够制造出精巧的石器、骨器和壁炉,并且开始在岩壁上绘画。当他们中的克罗马农人亚种到达古欧洲后和当地土著尼安德特人共存了数万年。但出于某些原因,可能是技术上的进步,智人的后代只用了一万年就把被称为尼安德特人的欧洲土著居民灭了个精光。

 

 5万年后,人类开始掌握农业和畜牧业技术。

 

 6000年后,人类发展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组织模式:国家。国家是一个由大量族群构成,拥有成千上万人口的巨大政治实体,而为了协调和管理这个庞大的组织,人类开始发展出被称为政治制度的东西。同一时期,人类开始掌握冶炼钢铁的技术。

 

 3000年后,人类广泛使用火药兵器。

 

 400年后,人类发明蒸汽机。

 

 250年后,人类登上月球。

 

 80年后,阿尔伯斯汀公司开始为洞悉者计划提供资金,目的是制造出具有无干涉量子态观测能力的微型观测装置。这种装置具有革命性意义,被认为是用来作为攻克微观物理和微观机械领域的关键武器。是制造划时代的高性能量子电脑和万能型纳米机械的基础。

 

 7个月后,洞悉者计划的第一批样品完成。这是一种由大量微型机械构成的复合结构体,能够学习,记忆,繁殖,以及自我改进和升级——也就是说,一种基于Noublepocytes架构,具有细胞形式的人工生命。由于在技术上存在大量无法克服的难题,开发小组将这些初级产品放置在能类比各种环境的人造迷宫中,以期通过自主改进和自然选择的方式让其自行进化出更加成熟和完善的结构。而这些被称为SEERS细胞的人工生命则表现出了比预想中更好的学习能力和自我进化能力。

 

 25天后,天网事件发生。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